当前位置: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学管理 
化学工程学院教学过程控制及归档要求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6日  点击数:
院字[2018]19号
        为了切实做到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保障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特制定本归档要求。
1、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落实
        责任人:任课教师
        监督人:学科管理部、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接受任务书->查阅教学大纲及相关备查文档->制定授课计划->备课->教学环节留证->结课考试->汇总评价材料->授课总结(含达成度评价)。
2、教学过程的留证要求
2.1 专业备查文档
        以下文档由专业制定并归档备查,每位带课教师上课前应当查阅并深刻领会以下文档对本课程的约束和要求,并积极予以执行,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① 本专业本学期课程表(即任务书)
        ② 本专业培养方案(了解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 本课程教学大纲(了解本专业对本课程的约束要求,是组织教学过程的核心文件)
        ④ 本课程实验指导书(对含有实验的课程起到指导作用)
        ⑤ 往届本课程授课总结(重点了解本课程往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以及提出的改进措施,落实到本次教学过程中,体现持续改进机制)
        ⑥ 本专业历次本科教学达成度评价报告(由专业定期发布,重点了解本课程在往届达成度评价中有无影响较大的问题,有无涉及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2.2 教师课前准备
        上课前,教师确保已经准备好以下文档:
        ① 授课计划(必需文件)
        ② 教案(必需文件:教案标准格式及要求)
        ③ 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时使用)
        ④ 教材及参考资料
        除了准备以上文档,任课教师必须在课前明确上课地点、多媒体设备完好程度;落实实验场所、仪器台套数及完好程度,规划好实验分组安排。
2.3 教学过程控制及留证
        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每个环节的达成效果,以此来保证期末本课程总体目标的达成。
        学院明确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在开课后一周内,在课堂上明确告知学生与教学大纲主要内容相关的信息,包含课程目标、考核环节、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信息。
        根据目前各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主要的留证如下:
        ① 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情况自评记录表
        本记录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对整个授课过程的情况记录,同时也对每次课的效果进行简单评价并将改进建议落实到后续课程,实现课内小循环。
        本表格的记录涉及到课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实验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分组作业完成情况。是对某一节课总体效果的一个粗略评价。实验、作业等环节的另有独立评价留证材料,此处仅根据总体完成情况对课堂教学效果自评提供支撑。详细填写说明请参阅《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情况自评记录表填写要求》。
        表格中的“达成效果”由表格中其他所有记录信息综合得到。综合的算法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确定,在表格后要简单说明综合方法即可。
        ② 本科生教学记录表
        比前一表格更为详细地记录到每个学生的记录表。属于原始记录。前一表格的到课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部分内容需要依据本表来统计。
        ③ 各环节成绩一览表
        本表格是期末汇总所有环节的成绩总表。放置在一起便于教师统计分析,也便于教学课进行管理和监督。
        本表中课程信息、成绩汇总的序号不要改变,后续表格的使用和编号请根据自己课程涉及的考核环节自行确定。
        ④ 课堂效果成绩清单
        以“① 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情况自评记录表”中“达成效果”的平均分为基准,根据每位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记录,给出每位学生的课堂效果成绩。基准不可以改变,但根据基准给每位学生打分的算法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在表格下方说明即可。
        ⑤ 作业成绩清单(作业按以下要求保留备查)
        每次作业均以百分制进行评分,便于最后达成度评价使用。
        鼓励以电子版形式提交作业,教师批改后全部保存备查。
        纸质版作业请留存总次数的约1/3次,全体学生。
        期末上交所有学生所有次数的作业成绩清单,作为最后作业成绩的评价依据。
        ⑥ 实验成绩清单(实验报告按以下要求保留备查)
        每次实验均以百分制进行评分,便于最后达成度评价使用。
        鼓励以电子版形式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后全部保存备查。
        纸质版实验报告请留存总次数的约1/3次,全体学生。
        期末上交所有学生所有次数的实验成绩清单,作为最后实验成绩的评价依据。
        ⑦ 分组作业/实验成绩清单(分组作业/实验报告按以下要求保留备查)
        每次分组作业/实验均以百分制进行评分,便于最后达成度评价使用。
        鼓励以电子版形式提交分组作业或分组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后全部保存备查。
        纸质版请留存总次数的约1/3次,全体学生。
        期末上交所有学生所有次数的分组作业/分组实验成绩清单,作为最后分组作业/分组实验成绩的评价依据。
        ⑧ 大型作业/大型实验成绩单(大型作业/大型实验报告按要求保留备查)
        大型作业以百分制进行评分,便于最后达成度评价使用。
        鼓励以电子版形式提交大型作业或大型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后全部保存备查。
        纸质版大型作业/大型实验报告必须全部留存。
        期末上交所有学生所有次数的大型作业/大型实验成绩清单,作为最后成绩的评价依据。
        ⑨ 期末考试相关材料
        期末考试带课教师要提供以下材料归档:A卷试题;A卷评分标准;B卷试题;B卷评分标准;试卷;成绩单
        ⑩ 授课总结
        授课、考试结束,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和要求,综合前述所有相关的教学环节给出的成绩,计算得到达成度,并给出改进意见。
        考查课(无卷面考试课程)特殊要求
        无卷面考试课程平时要求与考试课相同,期末无卷面考试的带课教师要提供以下材料归档:考查要求;考查评分标准;报告材料或上机材料电子档;成绩单。
        其中考查要求就是布置给学生的题目要求,可能是大作业的要求,也可能是上机考试的要求,参考试题A卷格式编写,封皮将“试题”改为“考查要求”;考查评分标准就是针对考查要求给出的评分标准,参考试题A卷评分标准格式编写,封皮将“试题评分标准”改为“考查要求评分标准”。
3、教学过程留证清单汇总
        综上所述,教师整个授课过程中需要留证的清单如下:

材料
序号

上交材料(教学课归档保存)

纸质档

电子档

备查材料(教师自行保存,暂定3年)

1

授课计划(开学提交,其余结课交)

教案、多媒体课件

2

教师授课日志

 

 

3

各环节成绩一览表

 

 

    课程信息

 

 

 

    成绩汇总

 

 

 

    课堂效果成绩清单

 

 

 

    作业成绩清单

 

 

 

    实验成绩清单

 

作业

 

    分组作业/实验成绩清单

 

实验报告

 

    大型作业/大型实验成绩清单

 

分组作业/实验报告

 

    期末考试成绩清单

 

大型作业/大型实验报告

4

A卷试题     

或《期末考查要求》,针对考查课而言

 

 

5

A卷评分标准

或《期末考查要求评分标准》

 

 

6

B卷试题     

(考查课不要求)

 

 

7

B卷评分标准

(考查课不要求)

 

 

8

试卷        

考查报告或上机考试电子材料

 

 

9

期末成绩单(按网络标准格式打印签字上报)

 

 

10

授课总结

 

         说明:原来的教学日历、试卷分析不再需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