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6日 点击数:
院字〔2018〕13号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和永恒主题。为进一步推动学院学风建设,结合本院办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弘扬“求真务实 独出心裁”的优良院风,全员动员,突出重点,持之以恒,抓出成效。
二、学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并以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技能、素质协调统一的合格人才。
三、学风建设的组织机构
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副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辅导员、教学秘书、系主任为成员,统筹领导规划学风建设。
四、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实力
通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实力,使我院专业在同类型院校中得到广大家长考生的认可,成为报考相应专业的首选,提升一志愿报考率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加强教学管理,带动学风建设
1.第一课堂教学为主导是学风建设的主战场,教师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的建设。教师要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通过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教师,邀请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
2.教师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态度和求实作风,对学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纪律、学生听课情况的管理,强化点名制度,对旷课、迟到、早退、交头接耳、玩弄手机等现象,给予相应的记录考核,纳入学生总评成绩。
3.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要在教学纪律、教学质量、作业布置、教学常规工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规范的检查落实,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积极研究改进教风学风的对策。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并及时反映学生关于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严格落实教师听课制度,每学期听评课,深入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纠正不良现象。
(三)加强学生管理,培育良好学风
管理育学风、管理育学生。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是培养良好学风的重要基础,在管理服务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建立“人格上尊重学生,感情上关心学生,工作中信任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1.推行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制度。辅导员定期与任课教师联系,对学生学习纪律进行检查,及时对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进行教育处理,尤其要认真查处旷课现象。
2.坚持辅导员进宿舍制度。辅导员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动态,解决学生困难,加强对学生的文明、卫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保障科学合理作息制度。
3.坚持分类指导和全程辅导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到毕业生文明离校,要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开展如“大一养成习惯”、“大二潜心立志”、“大三拓展素质”、“大四实践成才”为主题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与学业指导,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断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阶段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
4.实行学业导师帮扶制度。学业导师负责所指导学生的学业帮扶,与学业预警学生结成帮扶对子,督促该生学习表现,实现学风建设良性发展。
5.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制度,有效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管理作用。辅导员利用暑期大家访和电话短信传真情活动契机,与学业困难学生家长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联系与交流,制定针对性实施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6.强化服务育人机制建设。辅导员和学业导师将重点关注经济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特殊群体。通过积极为经济贫困生争取勤工助学岗位、指导帮助申请国家助学金、生源地贷款,公开、公平开展奖助贷,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和思想上的负担,使他们能轻装上阵,自强不息;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学习帮扶,帮助其找原因,定目标,鼓士气,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迎头赶上。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心理。
(四)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学风示范
1.充分发挥先进群体的榜样作用
加强优良学风建设,有赖于发挥学生党团骨干、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中坚作用。要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风建设。学院党委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上课情况进行监督,作为综合测评、党员民主评议、干部评优和组织发展的依据。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的指导,引导它们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2.有效利用奖助评优的激励作用
认真做好各类奖学金、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等评选与表彰工作,及时树立典型,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切实加强新媒体的辐射作用
加强文化传播载体和网络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学院网站、微信平台、嘉树成蹊网络思政工作室等各类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增强对学生吸引力,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之成为增进师生联系、增强教育效果、深受学生欢迎的重要平台。
(五)丰富学生活动形式,促进学风建设
学院团委、学工办要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日常工作和一系列特色活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1.在日常工作中突出学风建设。学院在“推优入党”和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中突出对学习成绩的要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大力推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加强主题活动,活跃学术氛围。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调研河北和学科竞赛为抓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